路路通时刻表
路路通软件  |  路路通公交(巴士通)  |  路路通考试系统  |  路路通其它软件  |  实时在线查询  |  其他热门手机软件
搜索: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路路通考试系统 > 路路通考试软件
 
分类导航
下载排行
最新软件
软件名称:铁路线路工中级理论知识资源库
软件大小:118.48 KB 软件版本:1.2.4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授权:免费软件
软件提交:yjg72889 更新时间:2016-10-22 22:57:58
软件作者:不详 软件等级:
官方网址:官方网站 程序演示:演示地址
运行环境:/android
下载统计:总下载:0,本月下载:0
下载统计:本周下载:0,今日下载:0
软件介绍
考试通是我们针对android系统手机新开发的一款手机用模拟考试的软件,自己可以增加题库,题库类型为铁路线路工中级技能鉴定,共有题目1200题。
先安装考试通软件,安装后运行一次,会直接在手机sd内存卡上生成lltexam目录。
制作好的题库解压后将文件夹放置在手机的/sdcard/lltexam/目录内就可以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软件下载:http://www.lltskb.com/view/322.html
如有需要制作的自己题库,可以将考试题发到yjg72889@163.com邮箱,我们帮忙制作,一般不忙时一周内制作完毕,如需要加急,请联系qq13450830 如不需要公布制作好的题库,请注明,否则默认会公布制作好的题库供大家使用。
1.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近期年客货运量( )。
A
A.≥20Mt
B.≥10Mt且<20Mt
C.≥5Mt且<10Mt
D.<5Mt
2.Ⅱ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或在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近期年客货运量( )。
B
A.≥20Mt
B.≥10Mt且<20Mt
C.≥5Mt且<10Mt
D.<5Mt
3.近期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 )年。
B
A.5
B.10
C.15
D.20
4.远期为铁路交付运营后第( )年。
D
A.5
B.10
C.15
D.20
5.划分轨道类型和制订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轨道( )。
B
A.运输条件
B.年通过总质量
C.最高行车速度
D.运营条件
6.Mt是( )的单位。
B
A.百吨
B.百万吨
C.千吨
D.万吨
7.某正线线路年通过总质量为45Mt,其适用轨道类型为( )。
B
A.特重型
B.重型
C.次重型
D.轻型
8.某正线线路年通过总质量为60Mt,其适用轨道类型为( )。
A
A.特重型
B.重型
C.次重型
D.轻型
9.正线特重型轨道应采用( )。
D
A.Ⅰ型木枕
B.Ⅱ型混凝土枕
C.Ⅱ型或Ⅲ型混凝土枕
D.Ⅲ型混凝土枕
10.正线重型轨道结构,采用Ⅲ型混凝土轨枕,应铺设( )根/km。
A
A.1667
B.1760
C.1680
D.1600
11.无砟道床,板式轨道混凝土底座厚度应大于等于( )cm。
A
A.10
B.15
C.20
D.25
12.按桥梁长度(L)分,( A )为特大桥。
A
A.L>500m
B.100m<L≤500m
C.20m<L≤100m
D.L≤20m
13.按桥梁长度(L)分,( )为大桥。
B
A.L>500m
B.100m<L≤500m
C.20m<L≤100m
D. L≤20m
14.按桥梁长度(L)分,( )为中桥。
C
A.L>500m
B.100m<L≤500m
C.20m<L≤100m
D.L≤20m
15.按桥梁长度(L)分,( )为小桥。
D
A. L>500m
B.100m<L≤500m
C.20m<L≤100m
D.L≤20m
16.桥梁种类按建筑材料分的是( )。
A
A.钢筋混凝土桥
B.梁桥
C.拱桥
D.斜拉桥
17.桥梁种类按桥梁结构形式分的是梁式桥。( )
B
A.钢筋混凝土桥
B.梁桥
C.拱桥
D.斜拉桥
18.桥梁种类按桥面所在位置分的是( )。
B
A.梁式桥
B.承式桥
C.钢桥
D.石桥
19.按隧道长度(L)分,( )为特长隧道。
A
A. L>10000m
B.3000m<L≤10000m
C.500m<L≤3000m
D. L≤500m
20.按隧道长度(L)分,( )为长隧道。
B
A.L>10000m
B.3000m<L≤10000m
C.500m<L≤3000m
D.L≤500m
21.按隧道长度(L)分,( ( )为中隧道。
C
A.L>10000m
B.3000m<L≤10000m
C.500m<L≤3000m
D. L≤500m
22.按隧道长度(L)分,( )为小隧道。
D
A.L>10000m
B.3000m<L≤10000m
C.500m<L≤3000m
D.L≤500m
23.涵洞类型不是按其结构形式分的是( )。
D
A.圆涵
B.箱涵
C.拱涵
D.石涵
24.涵洞类型不是按其建筑材料不同分的是( )。
B
A.石涵
B.箱涵
C.混凝土涵
D.钢筋混凝土涵
25.基床范围取设计标准道床底面以下。时速200km/h区段,基床厚度( )。
B
A.2m
B.2.5m
C.3m
D.3.5m
26.基床范围取设计标准道床底面以下。时速250km区段,基床厚度( )。
C
A.2m
B.2.5m
C.3m
D.3.5m
27.在路堤组成中( )不属于路堤组成部分。
C
A.路基面
B.路堤边坡
C.截水沟
D.取土坑
28.单线路基采用梯形拱,拱高( ),顶宽为2.1m,底宽等于路基面宽。
A
A.0.15m
B.0.20m
C.0.25m
D.0.30m
29.双线路基采用三角形拱,拱高为( )。渗水土路基一般不设路拱。
B
A.0.15m
B.0.20m
C.0.25m
D.0.30m
30.线路设计速度为250 km/h路段, 路肩宽度不应小于( )。
D
A.0.5m
B.0.8m
C.1.0m
D.1.2m
31.线路设计速度为200 km/h路段, 路肩宽度不应小于( )。
C
A.0.5m
B.0.8m
C.1.0m
D.1.2m
32.线路设计速度为160 km/h及以下的铁路路堤路肩宽度不应小于( ),路堑不应小于0.6m。
B
A.0.5m
B.0.8m
C.1.0m
D.1.2m
33.路肩的标高不低于设计洪水位加波浪侵袭高(或斜水流局部冲高)加壅水高再加( )。
A
A.0.5m
B.0.8m
C.1.0m
D.1.2m
34.路肩的作用中不含( )。
C
A.保持道床的完整
B.供铁路员工行走、避车
C.便于道床排水
D.设置必要的线路标志和信号标志
35.为确保路堤稳定,在路堤坡脚和取土坑(或排水沟)之间留出一道天然地面,称为护道。护道宽度不少于( ),并向外做成2~4%的斜坡。
B
A.1m
B.2m
C.3m
D.4m
36.侧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 )。
B
A.0.2m
B.0.4m
C.0.6m
D.0.8m
37.侧沟平台宽度一般为0.5~1.0m,并向侧沟方向做成( )的斜坡。当路堑边坡比较稳定时,也可不设侧沟平台。
C
A.1~2%
B.1~3%
C.2~4%
D.3~4%
38.在堑顶与弃土堆之间留出的带状地面为路堑隔带,其宽度一般为( )。
D
A.1~2m
B.2~3m
C.2~4m
D.2~5m
39.常用的地面排水设备中不包含( )。
D
A.排水沟
B.侧沟
C.天沟
D.渗沟
40.地下排水设备中不包含( )。
A
A.天沟
B.明沟与槽沟
C.渗沟
D.渗水渗洞和渗井
41.护墙的类型中不包含( )。
B
A.实体护墙
B.浆砌片石护墙
C.孔窗式护墙
D. 拱式护墙
42.线路标志中不含( )。
C
A.公里标
B.曲线标
C.警冲标
D.坡度标
43.与工务有关的信号标志中不含( )。
C
A.警冲标
B.站界标
C.坡度标
D.作业标
44.司机鸣笛标,设在道口、大桥、隧道及视线不良地点的前方( )处。司机见此标志,须长声鸣笛。
A
A.500~1000m
B.800~1000m
C.1000~1200m
D.1200~2000m
45.作业标,设在施工线路及其邻线距施工地点两端( )处(单线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双线在线路外侧列车运行正方向的路肩上)。
A
A.500~1000m
B.800~1000m
C.1000~1200m
D.1200~2000m
46.某线路平面图,图示比例为1:5000,图上量得AB两点之间水平距离25cm,则AB两点之间实际距离为( )。
D
A.50m
B.75m
C.100m
D.125m
47.里程K12+073.30表示该处距线路起点的距离为( )。
C
A.1273.3米
B.1273.3千米
C.12073.3米
D.12073.3千米
48.曲线要素不含( )。
D
A.曲线半径
B.切线长度
C.缓和曲线长度
D.曲线标高
49.客货共线铁路区间双线,列车行车速度v≤120km/h,直线线间最小距离为( )mm。
A
A.4000
B.4200
C.4400
D.4600
50.客货共线铁路区间双线,列车行车速度120km/h<v≤160km/h,直线线间最小距离为( )mm。
B
A.4000
B.4200
C.4400
D.4600
51.客货共线铁路区间双线,列车行车速度160 km/h<v≤200km/h,直线线间最小距离为( )mm。
C
A.4000
B.4200
C.4400
D.4600
52.客运专线铁路区间正线或站内正线,列车行车速度20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 )mm。
C
A.4000
B.4200
C.4400
D.4600
53.客运专线铁路区间正线或站内正线,列车行车速度200km/h<v≤25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mm。
B
A.4400
B.4600
C.4800
D.5000
54.客运专线铁路区间正线或站内正线,列车行车速度250km/h<v≤30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mm。
C
A.4400
B.4600
C.4800
D.5000
55.客运专线铁路区间正线或站内正线,列车行车速度300km/h<v≤350km/h,线间最小距离为()mm。
D
A.4400
B.4600
C.4800
D.50000
56.旅客站台上柱类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 )mm,建筑物离站台边缘至少2000mm。
A
A.1500
B.2000
C.2500
D.3000
57.客货共线(v≤160km/h),电力牵引地段,双线隧道建筑限界宽( )mm,高6550mm。
B
A.6550
B.8500
C.8880
D.10800
58.货物高站台边缘(只适用于线路的一侧)在高出轨面距离1100~4800mm间,距线路中心线距离可按( )mm设计。
C
A.7175
B.7500
C.1850
D.1500
59.电力牵引地段,双层集装箱运输基本建筑限界,接触网导线的最低高度为( )mm。
B
A.4880
B.6330
C.7300
D.10500
60.客货共线(v≤160km/h),电力牵引地段,双线桥梁建筑限界宽( )mm,高6550mm。
C
A.6550
B.8500
C.8880
D.10800
61.繁忙干线和干线封锁2小时以内的大型上跨铁路结构物施工,属于( )级施工。
B
A.Ⅰ
B.Ⅱ
C.Ⅲ
D.Ⅳ
62.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客货分线的客运线路施工天窗不小于( )min。
D
A.60
B.90
C.180
D.240
63..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客货共线线路施工天窗不小于( )min。
C
A.60
B.90
C.180
D.240
64.线桥大、中修及大型机械作业施工天窗不应少于( )min。
C
A.60
B.90
C.180
D.240
65.电气化双线维修天窗不应少于( )min。
B
A.60
B.90
C.180
D.240
66.非电气化单线维修天窗不应少于( )min。
A
A.60
B.90
C.180
D.240
67.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时,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偏差不得超过经常保养(速度vmax=120km/h)容许偏差管理值。列车限速vmax≤45km/h时,起道(含垫砟)顺坡率不小于( )倍。
A
A.200
B.400
C.600
D.800
68.施工地段放行列车时,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偏差不得超过经常保养(速度vmax=120km/h)容许偏差管理值。列车限速vmax≤45km/h时, 半径大于800m曲线及直线地段,混凝土轨枕可每隔( )根拧紧1 根, 木枕可每隔1根钉紧1根。
B
A.1
B.2
C.3
D.6
69.线路大、中修,在封锁施工前vmax≤45km/h的慢行时间内,允许每隔( )根轨枕(板结地段4根)挖开1根轨枕底的道砟,但必须保持两侧轨枕底的道砟不松动。
D
A.1
B.2
C.3
D.6
70.破底清筛,封锁施工,大型养路机械道岔两捣作业程序,放行列车条件:第一列( )km/h,第二列60km/h,第三列80km/h,24小时后恢复常速。
A
A.25
B.45
C.60
D.80
71.一次起道量超过100mm,封锁施工,大型养路机械道岔三捣两稳作业程序,放行列车条件:第一列( )km/h,第二列80km/h,第三列120km/h,24小时后恢复常速。
C
A.25
B.45
C.60
D.80
72.基床换填,封锁施工,小型养路机械捣固,放行列车条件:施工结束,开通后第一列( )km/h,第二列45km/h,不少于12小时,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小时,其后正常。
A
A.25
B.45
C.60
D.80
73.成段更换道床(含道岔),封锁施工,人工捣固,放行列车条件:施工期间,当日第一列15km/h,第二列25km/h,第三列( )km/h,不少于4小时,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1小时。
B
A.25
B.45
C.60
D.80
74.一次拨道量超过40mm,不超过150mm,封锁施工,小型养路机械捣固,放行列车条件:施工期间,第一列25km/h,第二列( )km/h,不少于4小时,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小时,其后正常
B
A.25
B.45
C.60
D.80
75.成段更换轨枕,封锁施工,人工捣固,放行列车条件:开通后第一列15km/h,第二列( )km/h,第三列45km/h,不少于12小时,以后60km/h、80km/h、120km/h各不少于24小时,其后正常。
A
A.25
B.45
C.60
D.80
76.成段更换钢轨,封锁施工,放行列车条件: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 )km/h,其后正常。
B
A.25
B.45
C.60
D.80
77.道口大修(不影响道床稳定的施工作业),封锁施工,开通后第一列25km/h,第二列( )km/h,其后正常。
C
A.25
B.45
C.60
D.80
78.在线间距不足( )m地段进行清筛、成段更换钢轨及轨枕、成组更换道岔、成锚段更换接触网线索作业时,邻线列车应限速160km/h及以下,并按规定进行防护。
A
A.6.5
B.6
C.5
D.4
79.( ),办理封锁施工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施工封锁完毕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速度正常,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地段放行列车或单机时首列速度不得超过160km/h。
D
A.桥涵顶进
B.线路胀轨的紧急处理
C.成段更换道床
D. 单根更换钢轨
80.警报信号的鸣示方法为( )。
C
A.一长两短声
B.两长一短声
C.一长三短声
D.连续短声
81.停车信号的鸣示方法为( )。
D
A.一长两短声
B.两长一短声
C.一长三短声
D.连续短声
82.撤消防护的显示方法为( )。
D
A.一长两短声
B.两长一短声
C.一短一长声
D.一长一短声
83.线路施工时,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应至少每( )分钟联系一次。
C
A.2~3
B.3~4
C.3~5
D.4~5
84 .下图为在单线区间线路上施工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B=( )m。
A
A.20
B.50
C.80
D.800
85 .下图为在双线区间一条线路上施工时,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B=( )m。
D
A.20
B.50
C.80
D.800
86 .下图为在站内线路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B=( )m。
B
A.20
B.50
C.80
D.800
87 .下图为在站内线路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B=( )m。
A
A.20
B.50
C.80
D.800
88 .下图为在道岔上施工,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B=( )m。
B
A.20
B.50
C.80
D.800
89 .下图为在单线区间线路(Vmax≤120km/h)上施工时,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A=()m。
D
A.20
B.50
C.80
D.800
90 .下图为在单线区间线路(120km/h<Vmax≤160km/h)上施工时,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A=( )m。
B
A.800
B.1400
C.2000
D.3200
91 .下图为在双线区间一条线路(160km/h<Vmax≤200km/h)上施工时,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A=( )m。
C
A.800
B.1400
C.2000
D.3200
92 .下图为在双线区间一条线路上施工时,使用移动减速信号的防护办法,图中B=( )m。
B
A. 500~800
B. 500~1000
C. 1400~2000
D. 2000~3200
93 .下图为单线区间线路上使用作业标防护办法,图中B=( )m。
B
A.500~800
B.500~1000
C.1400~2000
D.2000~3200
94 .下图为线路(160km/h<Vmax≤200km/h)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故障时的防护办法,图中A=( )m。
C
A.800
B.1400
C.2000
D.3200
95.下列( )不属于电气化铁路区段线路的特点。
A
A.减轻了列车的牵引阻力
B.减少了对钢轨及其配件的锈蚀
C.减轻了对钢轨的震动力
D.减轻了曲线下股钢轨的压堆程度
96.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点的移动距离D为线路外轨起道高度h的( )倍。
C
A. 1~2
B. 2~3
C. 3~4
D. 4~5
97.在电气化线路进行起道作业,起高线路单股不得超过( )mm。
C
A.5
B.15
C.30
D.45
98.电气化铁路线路拨道,线路中心位移不得超过( )mm;一侧拨道量年度累计不得大于120mm,并不得侵入限界。
B
A.±15
B.±30
C.±45
D.±70
99.在电气化区段通过或使用各种车辆、机具设备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所有作业人员和工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 )m以上的距离。
A
A.2
B.3
C.4
D.5
100.在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到( )m的建筑物上作业时,必须按规定办理接触网停电申请手续,得到许可停电施工命令,并有接触网工区派人安设临时接地线后,方能施工。
A
A.2
B.3
C.4
D.5
101.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 )m的导线、支柱、房顶及其他建筑物上施工时,接触网可不停电,但须有接触网工或经专门训练的人员在场监护。
B
A.1~2
B.2~4
C.3~4
D.4~5
102.发现接触网断线及其部件损坏或在其上挂有线头、绳索等物时,人员不准与之接触;在接触网检修人员未到达前,应距断线接地处( )m以外设置防护,禁止人员进入。
D
A.2
B.5
C.8
D.10
103.在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网带电部分( )m范围以内的金属结构均须接地,与接触网相连的支柱及金属结构上,若未装设接地线或接地线已损坏时,禁止人员与之接触。
B
A.2
B.5
C.8
D.10
104.在电气化铁路区段使用架空索道或绞车时,其钢丝绳(包括晃动量)离接触网带电部分最小距离应大于( )m,并有接地线。
B
A.2
B.5
C.8
D.10
105.线路允许速度120km/h及以下时,在接触网支柱不侵入建筑物接近限界的条件下,桥梁上一侧拨道量年度累计不得大于60mm,且应满足线路中心与桥梁中心的偏差,钢梁不大于50mm,圬工梁不大于( )mm。
D
A.15
B.30
C.45
D.70
106.在电气化区段上,当需拉开钢轨调整轨缝时,要在拉开的轨缝间预先装设临时连接线,临时连接线的长度应使钢轨接头可能拉开( )mm。
A
A.200
B.100
C.80
D.50
107.整组铺设道岔时,设于警冲标内方的钢轨绝缘,距警冲标不得少于( )m,以保证机车车轮停在该钢轨绝缘内方时,车钩不致越过警冲标。
D
A.0.5
B.1.5
C.2.5
D.3.5
108.铺设道岔时,若轨道电路发生死区间(即两个绝缘节错开时),其长度不得超过( )m。
C
A.0.5
B.1.5
C.2.5
D.3.5
109.铺设道岔时,若轨道电路发生死区间(即两个绝缘节错开时),两相邻死区或死区间与相邻轨道电路的间隔各不少于( )m。
D
A.5
B.10
C.15
D.20
110.野外作业遇雷雨时,作业人员应放下手中的金属器具,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如( )。
A
A.低凹处
B.大树下
C.电杆旁
D.高处
111.线路速度vmax≤120km/h时, 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距钢轨头部外侧一般应不小于( )m。
A
A.2
B.2.5
C.3
D.5
112.线路速度120km/h B
A.2
B.2.5
C.3
D.5
113.线路速度160km/h C
A.2
B.2.5
C.3
D.5
114.线路速度60km/h A
A.800
B.1400
C.2000
D.3200
115.线路速度120km/h B
A.800
B.1400
C.2000
D.3200
116.线路速度160km/h C
A.800
B.1400
C.2000
D.3200
117.线路速度200km/h<vmax时, 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本线来车距离不小于( )m时,下道完毕。
D
A.800
B.1400
C.2000
D.3200
118.本线不封锁,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速度vmax>120km/h时, 下道距离不小于( )m。
B
A.800
B.1400
C.2000
D.3200
119.本线封锁,邻线(线间距小于6.5m)来车,速度vmax>160km/h时, 本线必须下道,距离不小于()m。
C
A.800
B.1400
C.2000
D.3200
120.在站内其他线路作业,躲避本线列车时,下道距离不小于( )m。
A
A.500
B.800
C.1400
D.2000
121.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少于( )m,并注意车辆动态和邻线上开来的列车。
C
A.2
B.3
C.5
D.6
122.分组人工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 )根轨枕, 作业人员前脚不得伸出轨枕边缘。
B
A.2
B.3
C.5
D.6
123.多组捣固机械同时捣固时,前后距离应不小于( )m,走行应保持同步。
B
A.2
B.3
C.5
D.6
124.分组打道钉时,前后距离应不少于( )根木枕。
D
A.2
B.3
C.5
D.6
125.在地面( )m以上的高空及陡坡上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不准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
A
A.2
B.3
C.5
D.6
126.安全桩的埋深一般不小于( )m,土质山坡不小于1.0m,必要时适当加深。
C
A.0.25
B.0.5
C.0.75
D.1
127.安全桩距陡坡边缘不得小于( )m。
B
A.2
B.3
C.5
D.6
128.安全绳左右移动距离不得大于( )m。
C
A.2
B.3
C.5
D.6
129.安全带、安全绳应挂在牢固的物体上并拴绑牢固,安全桩应一桩一绳。安全绳( )。
A
A. 应一绳一人
B. 应两绳一人
C. 应一绳二人
D. 根据重量确定
130.多人同时在坡面上开挖作业时,应大至在同一高度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重叠作业。开挖人相互间距不应小于( )m。
B
A.1
B.2
C.3
D.4
131.铁路立交桥(涵)其净空不足( )m且通行机动车辆的均应设置限高架。
C
A.3
B.4
C.5
D.6
132.限高架的日常管理由各( )按各自管辖范围管理,应纳入到日常检查、保养、维护范围。
B
A.公安处
B.工务(桥工)段桥梁车间
C.车务段
D.属地地方政府
133.单相电路电压为( )V。
B
A.180
B.220
C.350
D.380
134.三相电路电压为( )V。
D
A.180
B.220
C.350
D.380
135.两相触电是人体的两个部分分别触及两根相线,这时人体承受( )V的相电压。
D
A.180
B.220
C.350
D.380
136.一般情况下,( )V及以下电源对人体的安全不会构成威胁,所以通常称为安全电压。
B
A.56
B.36
C.24
D.12
137.轨距指钢轨踏面下( )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D
A.10
B.12
C.14
D.16
138.直线上以( )m弦在轨头内侧顶面下16mm处量取轨向的最大矢度。
B
A.5
B.10
C.20
D.30
139.我国铁路线路上直线轨底坡采用( ),曲线轨底坡根据需要调整。
C
A.1∶10
B.1∶20
C.1∶40
D.1∶60
140.轨底与铁垫板或轨枕之间存在间隙、轨枕与道砟之间存在空隙,当间隙或空隙超过( )mm时称为空吊板。
C
A.0.5
B.1
C.2
D.3
141.经常与钢轨顶面接触的车轮踏面是( )坡度的圆锥面。
B
A.1:10
B.1:20
C.1:40
D.1:60
142 .下图所示为某段直线轨道各测点轨距,图中BBˊ—CCˊ间轨距变化率是( )。
A
A.0.48‰
B.1‰
C.1.5‰
D.2‰
143 .下图为某直线线路两股钢轨水平检查结果,则AA′—BB′段三角坑值为( ) mm。
B
A.4
B.5
C.6
D.7
144.( )不是决定钢轨质(重)量的主要因素。
C
A.机车车辆轴重
B. 行车速度
C.线路养护方式
D.年通过总重质量
145.( )不是钢轨的主要参数。
A
A.钢轨重量
B.钢轨的头部顶面宽
C.轨身高
D.轨底宽
146.50kg/m钢轨截面积为( )cm2。
B
A.57
B.65.8
C.77.45
D.95.037
147.60kg/m钢轨截面积为( )cm2。
C
A.57
B.65.8
C.77.45
D.95.037
148.50kg/m钢轨腹厚度为( )mm。
B
A.14.5
B.15.5
C.16.5
D.17.5
149.60kg/m钢轨腹厚度为( )mm。
C
A.14.5
B.15.5
C.16.5
D.17.5
150.50kg/m钢轨头宽度为( )mm。
C
A.65
B.68
C.70
D.73
151.60kg/m钢轨头宽度为( )mm。
D
A.65
B.68
C.70
D.73
152.50kg/m钢轨高度为( )mm。
B
A.140
B.152
C.176
D.192
153.60kg/m钢轨高度为( )mm。
C
A.140
B.152
C.176
D.192
154.75kg/m钢轨,钢轨高度为( )mm。
D
A.140
B.152
C.176
D.192
155.50kg/m钢轨,轨端至1孔中心距为( )mm。
A
A.66
B.76
C.140
D.150
156.60kg/m钢轨,轨端至1孔中心距为( )mm。
B
A.66
B.76
C.140
D.150
157.50kg/m钢轨,轨端1孔至2孔中心距为( )mm。
D
A.66
B.76
C.140
D.150
158.60kg/m钢轨,轨端1孔至2孔中心距为( )mm。
C
A.66
B.76
C.140
D.150
159.( )不属于钢轨伤损的类型。
B
A.轻伤
B.次重伤
C.重伤
D.折断
160.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 )mm且深度超过3mm时为轻伤钢轨。
A
A.15
B.8
C.10
D.25
161.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轨端或轨顶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 )mm且深度超过3mm时为重伤钢轨。
C
A.15
B.10
C.25
D.30
162.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C
A.0.3
B.0.5
C.1
D.2
163.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钢轨顶面擦伤深度超过( )mm时为重伤钢轨。
D
A.0.3
B.0.5
C.1
D.2
164.线路允许速度200km/h ≥vmax>160km/h,钢轨低头(用1m直尺测量最低处矢度)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C
A.0.3
B.0.5
C.1
D.2
165.线路允许速度200km/h ≥vmax>160km/h,钢轨低头(用1m直尺测量最低处矢度)超过( )mm时为重伤钢轨。
D
A.0.5
B.1
C.2
D.3.5
166.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波浪型磨耗谷深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A
A.0.3
B.0.5
C.1
D.2
167.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波浪型磨耗谷深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B
A.0.3
B.0.5
C.1
D.2
168.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120km/h,钢轨锈蚀经除锈后,轨底厚度不足8mm或轨腰厚度不足()mm时为重伤钢轨。
C
A.8
B.10
C.14
D.16
169.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钢轨锈蚀经除锈后,轨底厚度不足( )mm或轨腰厚度不足8mm时为重伤钢轨。
A
A.5
B.8
C.10
D.14
170.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160km/h正线,60 kg/m钢轨头部总磨耗量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B
A.8
B.9
C.12
D.14
171.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60 kg/m钢轨头部总磨耗量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C
A.8
B.9
C.12
D.14
172.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及到发线,60 kg/m钢轨头部总磨耗量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D
A.8
B.9
C.12
D.14
173.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及到发线,50 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量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A
A.8
B.10
C.12
D.14
174.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及到发线,50 kg/m钢轨头部总磨耗量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B
A.8
B.10
C.12
D.14
175.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60 kg/m钢轨头部侧面磨耗量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C
A.8
B.10
C.12
D.14
176.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160km/h正线,60 kg/m钢轨头部侧面磨耗量超过( )mm时为重伤钢轨。
C
A.10
B.11
C.12
D.16
177.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160km/h正线,60 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量超过( )mm时为重伤钢轨。
A
A.10
B.11
C.12
D.16
178.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60 kg/m钢轨头部侧面磨耗量超过( )mm时为重伤钢轨。
D
A.10
B.11
C.12
D.16
179.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60 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量超过( )mm时为重伤钢轨。
B
A.10
B.11
C.12
D.16
180.线路允许速度200~250km/h,钢轨头部总磨耗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B
A.8
B.9
C.10
D.12
181.线路允许速度200~250km/h,钢轨头部垂直磨耗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A
A.8
B.9
C.10
D.12
182.线路允许速度200~250km/h,钢轨头部侧面磨耗超过( )mm时为轻伤钢轨。
C
A.8
B.9
C.10
D.12
183.线路允许速度200~250km/h,钢轨头部侧面磨耗超过( )mm时为重伤钢轨。
D
A.8
B.9
C.10
D.12
184.允许速度大于160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 )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时为折断钢轨。
C
A.15
B.25
C.30
D.50
185.线路允许速度200 km/h≥vmax>120km/h,钢轨接头顶面或内侧错牙大于( )mm时,应及时处理。
C
A.0.3
B.0.5
C.1
D.2
186.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钢轨接头顶面或内侧错牙大于( )mm时,应及时处理。
D
A.0.3
B.0.5
C.1
D.2
187.线路允许速度200 km/h≥vmax>120km/h,钢轨硬弯大于( )mm时,应及时处理。
A
A.0.3
B.0.5
C.1
D.2
188.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钢轨硬弯大于( )mm时,应及时处理。
B
A.0.3
B.0.5
C.1
D.2
189.波长( )属于波浪形磨耗波纹。
B
A.30~80mm
B.80~300mm
C.300~1000mm
D.1000mm以上
190.200km/h≤V容许速度≤250km/h的线路,工作边肥边大于( )mm时需要及时整治。
A
A.0.2
B.0.3
C.0.8
D.1
191.200km/h≤V容许速度≤250km/h的线路,焊缝凹陷大于( )mm时需要及时整治。
B
A.0.2
B.0.3
C.0.5
D.0.8
192.200km/h≤V容许速度≤250km/h的线路,钢轨母材轨顶面凹陷或鞍型磨耗大于( )mm时需要及时整治。
B
A.0.2
B.0.3
C.0.5
D.0.8
193.200km/h≤V容许速度≤250km/h的线路,打磨列车作业验收标准,钢轨母材轨顶面凹陷或鞍型磨耗小于等于( )mm。
A
A.0.2
B.0.3
C.0.5
D.0.8
194.75 kg/m钢轨使用夹板全长( )mm。
D
A.790
B.820
C.900
D.1000
195.60 kg/m钢轨接头夹板两中间孔距离( )mm。
D
A.50
B.140
C.150
D.160
196.60 kg/m钢轨接头夹板第一孔至第二孔距离( )mm。
B
A.50
B.140
C.150
D.160
197.60 kg/m钢轨接头夹板第三孔至端部距离( )mm。
A
A.50
B.140
C.150
D.160
198.50 kg/m钢轨接头夹板两中间孔距离( )mm。
B
A.50
B.140
C.150
D.160
199.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 )mm。
C
A.40
B.60
C.80
D.160
200. 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12.5m钢轨地段不得大于( )mm。
D
A.40
B.60
C.80
D.160
201.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 )mm。
A
A.6
B.8
C.12
D.18
202.钢轨胶接绝缘接头不含( )部件。
D
A.胶接绝缘夹板
B.轨端绝缘板
C.高强度螺栓及防松螺母和高强度平垫圈
D.绝缘套管
203.钢梁端部,拱桥温度伸缩缝和拱顶等处前后各( )m范围内,不得有钢轨接头。
B
A.1
B.2
C.3
D.5
204.60Kg/m钢轨,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螺栓扭矩标准( ) N?m。
D
A.400
B.500
C.600
D.700
205.50Kg/m钢轨,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螺栓扭矩标准( ) N?m。
C
A.400
B.500
C.600
D.700
206.60Kg/m钢轨,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螺栓扭矩标准( ) N?m。
B
A.400
B.500
C.600
D.700
207.50Kg/m钢轨,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螺栓扭矩标准( ) N?m。
A
A.400
B.500
C.600
D.700
208.高强度绝缘接头螺栓扭矩不小于( )N?m。
D
A.400
B.500
C.600
D.700
209.60kg/m钢轨构造轨缝采用( )mm。
B
A.16
B.18
C.19
D.20
210.下列关于轨缝调整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的规定
B.轨缝严重不均匀
C.线路爬行量超过50mm
D.轨温在《修规》规定的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出现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211.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阻力及道床阻力限制钢轨自由伸缩的数值为()mm。
B
A.2
B.4
C.6
D.8
212.最高、最低轨温差>85℃,普通线路25m钢轨接头阻力及道床阻力限制钢轨自由伸缩的数值为()mm。
C
A.2
B.4
C.6
D.8
213.最高、最低轨温差不大于85℃地区,在按上式计算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轨缝值减小( )mm。
B
A.0~1
B.1~2
C.2~3
D.3~4
214.25m钢轨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 )℃的地区轨缝应个别设计。
C
A.85
B.90
C.100
D.105
215.某地区Tmax=60℃,Tmin= -10℃,在轨温为20℃时,调整轨缝,钢轨长度为25m,则预留轨缝a0为()mm。
A
A.10.5
B.11
C.11.5
D.12
216.拆开接头成段调整轨缝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 )mm。
D
A.90
B.110
C.130
D.150
217.Ⅰ类木枕的厚度为( )㎝。
C
A.11
B.14.5
C.16
D.20
218.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为( ),并经过防腐处理。
B
A.长130mm,宽10mm,厚5~10mm
B.长110mm,宽10mm,厚5~10mm
C.长130mm,宽15mm,厚5~10mm
D. 长110mm,宽15mm,厚5~10mm
219.机械磨损,经过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 )mm为木枕(含木岔枕)失效标准。
B
A.110
B.140
C.160
D.200
220.轨道上使用的Ⅲ型混凝土轨枕长度为( )m。
C
A.2.4
B.2.5
C.2.6
D.2.7
221.50kg/m钢轨每股内外扣板号码之和必须等于( )。
B
A.10
B.16
C.28
D.34
222.43 kg/m钢轨每股内外扣板号码之和必须等于( )。
D
A.10
B.16
C.28
D.34
223.混凝土宽枕采用密铺式,每千米铺( )根。
C
A.1667
B.1680
C.1760
D.1840
224.轨枕配置1667根/km ,轨枕间距为( )mm。
D
A.520.8
B.543.5
C.568.2
D.600
225.60kg/m轨型,木枕线路接头轨枕间距为( )mm。
A
A.440
B.500
C.540
D.600
226.60kg/m轨型,混凝土轨枕线路接头轨枕间距为( )mm。
C
A.440
B.500
C.540
D.600
227.弹条Ⅱ型扣件轨距调整量为( )mm。
D
A.-3~+4
B.-4~+8
C.0~+16
D.-8~+12
228.弹条Ⅲ型扣件轨距调整量为( )mm。
A
A.-3~+4
B.-4~+8
C.0~+16
D.-8~+12
229.弹条Ⅱ型扣件调高量小于等于( )mm。
C
A.0
B.8.9
C.10
D.11
230.弹条Ⅲ型扣件调高量小于等于( )mm。
A
A.0
B.8.9
C.10
D.11
231.下面所列( )不属于弹条Ⅲ型扣件中的部件。
B
A.弹条
B.轨距挡板
C.预埋件
D.橡胶垫板
232.扣板、轨距挡板应靠贴轨底边;扣板(弹片)扣件扭矩应保持在( )N?m。
B
A.60~80
B.80~140
C.80~150
D.900~1100
233.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颏应靠贴轨距挡板(离缝不大于1mm)或扭矩应保持在( )N?m。
C
A.60~80
B.80~140
C.80~150
D.900~1100
234.Ⅲ型扣件后拱内侧距预埋件端部应不大于( )mm,扣压力应保持在8~13.2kN。
D
A.4
B.6
C.8
D.10
235.橡胶垫板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7mm的橡胶垫板超过( )mm时,应进行更换。
B
A.10
B.15
C.20
D.25
236.橡胶垫板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10mm的橡胶垫板超过( )mm时,应进行更换。
C
A.10
B.15
C.20
D.25
237.混凝土枕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 )mm时为失效标准。
C
A.0.5
B.1
C.1.5
D.2
238.混凝土枕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 )mm时为失效标准。
A
A.0.5
B.1
C.1.5
D.2
239.混凝土枕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缝宽不大于( )mm时为严重伤损标准。
C
A.0.5
B.1
C.1.5
D.2
240.混凝土枕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 )mm时为严重伤损标准。
D
A.0.5
B.1
C.1.5
D.2
241.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W年≥25Mt,木枕配置数量( )根/km。
A
A.1840
B.1760
C.1680
D.1667
242.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W年≥25Mt,Ⅱ型混凝土枕配置数量( )根/km。
A
A.1840
B.1760
C.1680
D.1667
243.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W年≥25Mt,Ⅲ型混凝土枕无缝线路配置数量( )根/km。
D
A.1840
B.1760
C.1680
D.1667
244.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25Mt>W年≥15Mt,Ⅱ型混凝土枕配置数量( )根/km。
B
A.1840
B.1760
C.1680
D.1667
245.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2600mm×260mm×160mm的木枕过渡,两端过渡均不得少于( )根。
B
A.38
B.50
C.65
D.75
246.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160km/h ≥v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不得少于( )根。
A
A.38
B.50
C.65
D.75
247.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1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不得少于( )根。
A
A.38
B.50
C.65
D.75
248.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30号和3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不得少于( )根。
C
A.38
B.50
C.65
D.75
249.弹条Ⅱ型扣件单个弹条初始扣压力大于等于( )kN。
C
A.7.8
B.8.9
C.10
D.11
250.弹条Ⅲ型扣件单个弹条初始扣压力大于等于( )kN。
D
A.7.8
B.8.9
C.10
D.11
251.弹条Ⅱ型扣件纵向防爬阻力为( )kN。
B
A.12.5
B.16
C.16.5
D.17.6
252.弹条Ⅲ型扣件纵向防爬阻力为( )kN。
D
A.12.5
B.16
C.16.5
D.17.6
253.0号扣板螺纹道钉中心至轨底边的距离L为( )mm。
A
A.33
B.35
C.37
D.41
254.假如在铺设50kg/m钢轨的曲线线路上,轨距要求为1440mm时,左股钢轨内外侧扣板号码分别为()。
B
A.6和10
B.8和8
C.10和6
D.16和18
255.铺设混凝土枕地段,路基有翻浆、不均匀下沉及超过( )mm的冻害时必须整治。
A
A.15
B.20
C.25
D.30
256.铺设木岔枕的普通道岔两端各( )根地段轨枕,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A
A.5
B.15
C.50
D.75
257.铺设木岔枕的提速道岔两端各( )根地段轨枕,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C
A.5
B.15
C.50
D.75
258.铺设木枕的有砟桥和无砟桥的桥台挡砟墙范围内及其两端各不少于( )根地段轨枕(有护轨时应延至梭头外不少于5根轨枕),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B
A.5
B.15
C.50
D.75
259.某线路铺设60kg/m钢轨,每根长度为25m,配置轨枕46根,接头轨缝采用8mm,接头轨枕间距为540mm,中间轨枕间距为( )mm。
D
A.440
B.500
C.540
D.544
260.道床横断面不包括( )。
C
A.道床厚度
B.道床顶面宽度
C.道床顶面坡度
D.道床边坡坡度
261.正线无缝线路200km/h≥Vmax>160km/h,道床顶面宽度( )m。
C
A.3.1
B.3.4
C.3.5
D.3.6
262.正线直线无缝线路Vmax≤160km/h,道床顶面宽度( )m。
B
A.3.1
B.3.4
C.3.5
D.3.6
263.正线直线普通线路年通过总重不小于8Mt,道床顶面宽度( )m。
A
A.3.1
B.3.4
C. 3.5
D.3.6
264.正线无缝线路道床边坡坡度为( )。
D
A.1.5:1
B.1.75:1
C.1:1.5
D.1:1.75
265.正线无缝线路250km/h≥Vmax>200km/h,道床顶面宽度( )m。
D
A. 3.1
B.3.4
C.3.5
D.请输入内容
266.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W年≥50Mt,一般路基无垫层的碎石道床厚度( )mm。
D
A.250
B.300
C.350
D.450
267.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50Mt>W年≥25Mt,不易风化的岩石、碎石路基无垫层的碎石道床厚度( )mm。
C
A.250
B.300
C.350
D.450
268.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50Mt>W年≥25Mt,Vmax≤120km/h有砟桥面上的碎石道床厚度( )mm。
A
A. 250
B.300
C.350
D.450
269.线路大、中修时,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W年≥50Mt,Vmax>120km/h有砟桥面上的碎石道床厚度( )mm。
B
A.250
B.300
C.350
D.450
270.线路大、中修时,特殊困难条件下道床厚度不足( )mm时,应清筛至路基面,并做好排水坡。
D
A. 150
B.200
C.250
D.300
271.Ⅰ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应掏空,其顶面低于枕底不得小于( )mm,长度为200~400mm。
B
A.10
B.20
C.30
D.40
272.允许速度为200km/h时,Ⅲ型轨枕轨底处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承轨面( )mm。
B
A. 10~20
B.20~30
C.30~40
D.40~50
273.允许速度大于200km/h时,Ⅲ型轨枕轨底处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承轨面( )mm。
C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274.( )不是路基基床翻浆病害的主要原因。
D
A.路基基床密实度不足
B.维修作业不当
C.外物脏污影响
D.道砟级配不合理
275.设置曲线外轨超高的目的中不含( )。
D
A.使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匀
B.保证轨道稳定,防止车辆倾复
C.保证旅客的舒适度
D.减少内外股钢轨磨耗
276.曲线地段,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 )mm。
C
A.30
B.50
C.75
D.90
277.曲线地段,未被平衡欠超高,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 )mm。
D
A. 30
B.50
C.75
D.90
278.曲线地段,未被平衡过超高,一般应不大于( )mm。
A
A.30
B.50
C.75
D.90
279.曲线地段,未被平衡过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 )mm。
B
A.30
B.50
C.75
D.90
280.曲线地段,客货分线的客运线路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 )mm。
B
A.30
B.40
C.50
D.80
281.曲线地段,客货分线的客运线路未被平衡过超高,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 )mm。
D
A.30
B.40
C.50
D.80
282.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顺坡坡度不应大于( )。
A
A.1/(10Vmax)
B.1/(9Vmax)
C.1/(8Vmax)
D. 1/(7Vmax)
283.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线路,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不得大于( )mm。
A
A.8
B.10
C.15
D.25
284.在直线上的超高顺坡,无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 )mm。
D
A.8
B.10
C.15
D.25
285..在直线上的超高顺坡,有缓和曲线时不得大于( )mm。
C
A.8
B.10
C.15
D.25
286.曲线超高顺坡坡度,最大不得大于( )。
D
A.0.5‰
B.1‰
C.1.5‰
D.2‰
287.两曲线间缓和曲线的长度不得短于( )m。
A
A.20
B.50
C.30
D.70
288.复曲线每个圆曲线的长度不得短于( )m。
B
A.20
B.50
C.30
D.70
289.行车速度140km/h,复曲线可不设中间缓和曲线的两圆曲线最大曲率差为( )。
A
A. 1/6000
B.1/4000
C.1/2000
D.1/1000
290.线路允许速度200km/h<vmax≤250km/h,一般情况,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为( )m。
A
A.175
B.140
C.130
D.60
291.线路允许速度160km/h,一般情况,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为( )m。
C
A.175
B.140
C.130
D.60
292.线路大中修时,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难地段两曲线间夹直线长度不应短于( )m。
B
A.20
B.25
C.30
D.50
293.测速点相距200m,实测时间为5s,则列车速度为( )km/h。
C
A.40
B.120
C.144
D.150
294.某一铁路线上,曲线半径为600m,列车通过该曲线时的平均速度为66km/h,则该曲线应设超高是( )mm。
C
A.95
B.90
C.85
D.80
295.某曲线半径为400m,超高为125mm,允许最大未被平衡超高采用75mm,则该曲线最高允许速度为()km/h。
B
A.45
B.82.3
C.85
D.90
296.曲线半径为800m,列车通过该曲线时的平均速度为70km/h,则该曲线应设超高是( )mm。
C
A.50
B.60
C.70
D.80
297.有一未改建的曲线,其半径为450m,缓和曲线长度为50m,则每10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 )mm。
D
A.3
B.2
C.1
D.0
298.某曲线半径为800m,实设超高为70mm,通过曲线的最高行车速度为100km/h,则未被平衡的欠超高为( )mm。
B
A.7.7
B.77.5
C.75
D.90
299.某曲线半径为800m,实设超高为70mm,通过曲线货物列车平均速度为65km/h,则未被平衡的过超高为( )mm。
A
A.7.7
B.77.5
C.75
D.90
300.有一未改建的曲线,其半径为300m,缓和曲线的长度为50m,每10m缓和曲线轨距应递减( )mm。
A
A.1
B.2
C.3
D.4
301.曲线半径R≥350m,曲线轨道轨距标准加宽( )mm。
A
A.0
B.5
C.10
D.15
302.曲线半径R<300m,曲线轨道轨距标准加宽( )mm。
D
A.0
B.5
C.10
D.15
303.曲线轨距加宽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 )。
B
A.0.5‰
B.1‰
C.1.5‰
D.2‰
304.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应不短于( )m。
C
A.50
B.20
C.10
D.5
305.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 )递减。
D
A.0.5‰
B.1‰
C.1.5‰
D.2‰
306..某圆曲线,测点正好在圆曲线始终点,圆曲线计划正矢80mm,则圆曲线始终点正矢为( )mm。
C
A.12
B.24
C.40
D.50
307..某曲线,圆曲线计划正矢100mm,缓和曲线长度50m,则缓和曲线正矢递增率( )mm。
B
A.10
B.20
C.40
D.50
308..曲线半径为650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允许偏差作业验收为( )mm。
C
A.3
B.4
C.6
D.8
309.曲线半径为900m,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允许偏差作业验收为( )mm。
A
A.3
B.4
C.6
D.8
310.曲线半径为1000m,线路允许速度200 km/h≥ vmax>120km/h,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允许偏差作业验收为( )mm。
B
A.3
B.4
C.6
D.8
311.曲线半径为800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允许偏差作业验收为( )mm
C
A.4
B.5
C.9
D.15
312.曲线半径为650m的到发线,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允许偏差经常保养为( )mm。
D
A.3
B.4
C.6
D.8
313.某线路为直线上坡,每500m水平距离高程是升1m,则该线路坡度为( )。
C
A.0.5‰
B.1‰
C.2‰
D.4‰
314.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 ),应设置竖曲线。
C
A.0.8‰
B.1‰
C.2‰
D.3‰
315.V允许速度≤160km/h的线路,竖曲线半径困难地段不应小于( )m。
A
A.5000
B.15000
C.20000
D.25000
316.160km/h<V允许速度≤200km/h的线路,设置圆曲线形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m。
B
A. 5000
B.15000
C.20000
D.25000
317.V允许速度>200km/h的线路,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m。
C
A. 5000
B.15000
C.20000
D.25000
318.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连接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
D
A.0.8‰
B.1.0‰
C.1.5‰
D.2.0‰
319.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连接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B
A.0.8‰
B.1.0‰
C.1.5‰
D.2.0‰
320.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连接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为160km/h(不含)~20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A
A.0.8‰
B.1.0‰
C.1.5‰
D.2.0‰
321.( )不属于产生曲线钢轨不均匀磨耗的主要原因。
D
A.曲线超高设置不当
B.轨底坡不正确
C.曲线方向不圆顺
D.钢轨缺乏涂油措施
322.50kg/m及以下钢轨,基本轨垂直磨耗在正线上超过( )mm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B
A.4
B.6
C.8
D.10
323.60kg/m及以上钢轨,基本轨垂直磨耗:在容许速100km/h的正线上超过( )mm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D
A.4
B.6
C.8
D.10
324.尖轨按断面形式分类中不含( )尖轨。
D
A.普通断面钢轨
B.高型特种断面钢轨
C.矮型特种断面钢轨
D.直线型和曲线型
325.直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为( )mm。
A
A.142
B.152
C.160
D.180
326.曲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为( )mm。
B
A.142
B.152
C.160
D.180
327.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为( )mm。
D
A.142
B.152
C.160
D.180
328.AT型弹性可弯尖轨18号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为()mm。
C
A. 142
B.152
C.160
D.180
329.导曲线一般为圆曲线型,可根据需要设置6mm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 )顺坡。
D
A.0.8‰
B.1.0‰
C.1.5‰
D.2.0‰
330.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 )mm时为轻伤标准。
B
A.2
B.4
C.6
D.8
331.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mm时为轻伤标准。
C
A.2
B.4
C.6
D.8
332.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 )mm时为轻伤标准。
D
A.2
B.4
C.6
D.8
333.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mm时为轻伤标准。
B
A.2
B.4
C.6
D.8
334.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mm时为轻伤标准。
C
A.2
B.4
C.6
D.8
335.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mm时为轻伤标准。
B
A.2
B.4
C.6
D.8
336.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mm时为轻伤标准。
A
A.1.5
B.2
C.2.5
D.3
337.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容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深度超过()mm时为轻伤标准。
D
A.1.5
B.2
C.2.5
D.3
338.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 )mm时为重伤标准。
A
A.6
B.8
C.10
D.12
339.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mm时为重伤标准。
B
A.6
B.8
C.10
D.12
340.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除正线、到发线外的其他站线上超过( )mm时为重伤标准。
C
A.6
B.8
C.10
D.12
341.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mm时为重伤标准。
A
A.6
B.8
C.10
D.12
342.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容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 )mm时为重伤标准。
D
A.6
B.8
C.10
D.12
343.高锰钢整铸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60kg/m及以上钢轨,在到发线上超过( )mm时为重伤标准。
C
A.6
B.8
C.10
D.12
344.50kg/h钢轨,12号道岔,辙叉前长1849mm,辙叉后长2708mm,辙叉前开口量、后开口量分别为()。
A
A. 154、226
B.171、228
C.154、228
D.71、226
345.道岔查照间隔不得( )。
A
A.小于1391mm
B.大于1391mm
C.小于1348mm
D.大于1348mm
346.道岔护背距离不得( )。
D
A.小于1391mm
B.大于1391mm
C.小于1348mm
D.大于1348mm
347.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测量位置,12号60kg/m钢轨普通道岔设计图纸规定为心轨顶宽( )mm断面处。
A
A.25
B.20~30
C.30
D.50
348.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测量位置, 12号60kg/m钢轨提速道岔设计图纸规定为心轨顶宽( )mm断面处。
B
A.25
B.20~30
C.30
D.50
349.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测量位置,一般道岔为心轨顶宽( )mm范围内。
D
A.25
B.20~30
C.30
D.50
350.护轨平直段轮缘槽标准宽度为( )mm。
B
A.40
B.42
C.48
D.50
351.辙叉心理论尖端至心轨顶面宽50mm处翼轨轮缘槽标准宽度为( )mm。
B
A.40
B.42
C.48
D.50
352.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 )mm。
A
A.40
B.42
C.48
D.50
353.50kg/m钢轨9号普通单开道岔全长为( )mm。
A
A. 28848
B.29569
C.36815
D.37907
354.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尖轨尖端轨距为( )mm。
C
A.1435
B.1440
C.1445
D.1450
355.普通单开道岔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 )mm。
A
A.1435
B.1440
C.1445
D.1450
356.普通单开12号道岔AT弹性可弯尖轨,道岔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尖轨尖端轨距为( )mm。
B
A.1435
B.1437
C.1445
D.1450
357.普通单开道岔直线型尖轨,尖轨跟端轨距( )mm。
C
A.1435
B.1437
C.1439
D.1440
358.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其尖轨尖端如有轨距加宽,则按不大于( )的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A
A.1‰
B.2‰
C.3‰
D.6‰
359.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容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应不大于( )。
D
A.1‰
B.2‰
C.3‰
D.6‰
360.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超过80km/h的单开道岔,辙叉号数不得小于( )号。
D
A. 6
B.12
C.18
D.30
361.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50km/h以上至8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 )号。
C
A.6
B.12
C.18
D.30
362.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 )号。
C
A.6
B.12
C.18
D.30
363.段管线采用对称道岔,不得小于( )号。
A
A.6
B.12
C.18
D.30
364.50kg/m钢轨9号道岔导曲线终点横距为( )mm。
B
A.15650
B.15793
C.17416
D.21280
365.60kg/m钢轨过渡型12号道岔导曲线终点横距为( )mm。
D
A.15650
B.15793
C.17416
D.21280
366.60kg/m钢轨AT尖轨12号道岔导曲线终点横距为( )mm。
C
A.15650
B.15793
C.17416
D.21280
367.12号普通单开道岔,轨距S=1435mm,导曲线终端直线段长度K=2486mm,导曲线终点支距为( )mm。
C
A.1200
B.1223
C.1228
D.1248
368.9号普通单开道岔,轨距S=1435mm,导曲线终端直线段长度K=2115mm,导曲线终点支距为( )mm。
A
A.1200
B.1223
C.1228
D.1248
369.道岔连接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其长度不小于( )m。
B
A.15
B.20
C.25
D.40
370.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Vmax>200km/h的线路,一般情况不应小于( )m。
A
A.150
B.100
C.70
D.40
371.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200km/h≥ Vmax>160km/h的线路,一般情况不应小于( )m。
C
A. 150
B.100
C.70
D.40
372.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线路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时,一般情况不应小于( )m。
D
A.150
B.100
C.70
D.40
373.用10m弦量,连接曲线连续正矢差保养质量评定值不得超过( )mm。
C
A.2
B.3
C.4
D.5
374.提速道岔侧向各类列车允许通过速度均为( )km/h。
C
A.25
B.30
C.50
D.60
375.提速道岔尖轨设置两个牵引点,采用分动外锁闭转换装置,第一牵引点动程为( )mm。
A
A.160
B.75
C.180
D.117
376.提速道岔可动心轨设置两个牵引点,采用外锁闭装置,第一牵引点动程为( )mm。
A
A.160
B.75
C.180
D.117
377.提速道岔护轨顶面高出基本轨( )mm。
B
A.10
B.12
C.15
D.16
378.提速道岔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只设侧向护轨,长度为( )mm。
B
A.4800
B.5400
C.6900
D.8000
379.提速道岔钢轨下设置( )mm厚橡胶垫板。
A
A.5
B.6
C.10
D.12
380.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道岔各垫板下设置( )mm厚橡胶垫板。
C
A.5
B.6
C.10
D.12
381.12号提速道岔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 )mm,容许误差“+”不限,“-”为2mm。
B
A.66
B.65
C.62
D.60
382.60kg/m钢轨12号(Vz200)Ⅰ型提速道岔全长L=( )mm。
C
A.28848
B.36815
C.43200
D.69000
383.提速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叉跟尖轨与短心轨应密贴,不密贴时缝隙不大于()mm。
C
A.3
B.2
C.1
D.0.5
384..提速道岔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在固定型或可动心轨辙叉的心轨顶宽( )mm处测量。
C
A.0~10
B.10~20
C.20~30
D.30~40
385.提速道岔顶铁与尖轨、可动心轨轨腰应顶严,有间隙时亦不大于( )mm。
B
A.3
B.2
C.1
D.0.5
386.提速道岔尖轨及可动心轨轨底应与滑床台密贴,不密贴时缝隙不大于( )mm。
C
A.4
B.3
C.2
D.1
387.提速道岔弹片及其销钉、挡板损坏,或弹片与滑床板档肩离缝大于( )mm,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C
A.4
B.3
C.2
D.1
388.提速道岔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及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 )mm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D
A.1
B.3
C.4
D.5
389.提速道岔混凝土岔枕固定垫板的立螺栓(Φ30mm、长165mm)拧紧扭力矩为( )N?m。
A
A.80~140
B.80~150
C.1100~1300
D.250~300
390.道岔内个别处轨道水平不良,可采取调换不同厚度轨下垫板的方法进行,调高垫板数量不超过()块。
A
A.1
B.2
C.3
D.4
391.提速道岔改道作业时,应采用调整不同号码轨距块的方法进行。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 )mm。
B
A.1
B.2
C.3
D.4
392.关于提速道岔防松螺母养护,( )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D
A.防松螺母松动后,应先松开上螺母,按扭矩拧紧下螺母后,再拧紧上螺母
B.严禁上、下螺母一起拧紧
C. 严禁只拧紧上螺母
D.上、下螺母的间隙可以挤死
393.在提速道岔上进行养护维修时,应注意观察尖轨跟部限位器A.B块的间隙变化。道岔位于跨区间无缝线路区段,在锁定温度下,间隙应符合( )的要求。
A
A.7.0mm±1.5mm
B.6.0mm±1.5mm
C.7.0mm±2mm
D.6.0mm±2mm
394.下列关于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原因的叙述,( )是不易确切的。
B
A. 尖轨顶铁过长,补强板螺栓凸出
B. 曲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对,造成转辙器部分轨向不良
C. 基本轨或尖轨本身有硬弯
D. 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存在“三道缝”
395.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整体剪切强度:不小于( )kN。
D
A.900
B.1100
C.1300
D.4000
396.直线及R≥2000m地段,起道高度不超过30mm,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轨温条件为( )℃。
A
A.+20℃
B.+25℃
C.-30℃
D.-20℃
397.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当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 )以下时,伸缩区和缓冲区禁止进行维修作业。
C
A.+20℃
B.+25℃
C.-30℃
D.-20℃
398.木枕地段无缝线路作业,当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 )以下时,禁止在伸缩区和缓冲区进行维修作业。
D
A. +20℃
B.+25℃
C.-30℃
D.-20℃
399.无缝线路重伤临时处理插入短轨后,在短轨前后各( )m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160 km/h。
A
A.50
B.75
C.100
D.150
400.无缝线路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 )mm时,必须设置慢行信号。
C
A.6
B.8
C.10
D.12
401.无缝线路当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平均值达到( )mm时,在轨温不变的情况下,过车后线路弯曲变形突然扩大时,必须立即设置停车信号防护。
D
A.6
B.8
C.10
D.12
402.无缝线路重伤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应先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离约为( )m。
C
A.6
B.7.5
C.8
D.10
403.在线路上焊接时,气温不应低于( )。
B
A.-5℃
B.0℃
C.5℃
D.10℃
404.在线路上焊接,放行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 )。
D
A.0℃
B.250℃
C.50℃
D.300℃
405.在车站内使用单轨小车及人力推运的轻型车辆时,必须与车站值班员办理承认手续,并在其前后各( )m处显示停车手信号,随车移动,进行防护。
B
A.20
B.50
C.500
D.800
406.道口是指铁路上铺面宽度在( )m及以上,直接与道路贯通的平面交叉。
B
A.2
B.2.5
C.4.5
D.6
407.允许速度大于( )km/h的线路应采取立体交叉。
C
A.80
B.100
C.120
D.160
408.在车站内,桥梁、隧道两端及进站信号机外方( )m范围内,不应设置道口。
B
A.50
B.100
C.500
D.1000
409.道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km。
C
A.0.5
B.1
C.2
D.3
410.道口铺面应与钢轨顶面同水平,钢轨外侧路面距钢轨外侧50mm范围内,应较钢轨面低( )mm。
C
A.5
B.16
C.22
D.23
411.道口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应为( )mm。
B
A.70
B.70~100
C.90
D.90~100
412.在铁路上距道口( )m(站内或站内道口两端不设),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的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2m处,设置司机鸣笛标。
C
A.500
B.1000
C.500~1000
D.800~1000
413.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侧应设置限界架,限界架高度为( )m。
C
A.3.5
B.4
C.4.5
D.5
414.XYD-2型液压捣固机,捣镐下插深度为( )mm(轨枕底面以下)。
A
A.70
B.80
C.120
D.150
415.XYD-2型液压捣固机,捣固作业时,镐板应下插至其上缘位于轨枕面下( )mm。
C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416.ND-4.5型内燃捣固镐,捣固时,将道碴捣入轨枕下约( )mm,再稍许停留,捣固镐振动迫使道碴流动密实。
C
A.30
B.40
C.50
D.70
417.捣固车在圬工桥面作业时,如厚度不足( )mm时,不得进行捣固。
C
A.60
B.100
C.150
D.250
418.捣固车一次起道量超过( )mm时应分两次起道捣固。
B
A.40
B.50
C.80
D.100
419.捣固车一次拨道量不宜超过( )mm,曲线地段上挑、下压量应接近。
C
A.40
B.50
C.80
D.100
420.线路大中修及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施工天窗不少于( )min。
C
A.70
B.90
C.180
D.240
421.《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作业验收标准为( )。
B
A.+4mm,-2mm
B.±2mm
C.5mm
D.+6mm,-4mm
422.《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
A
A.+4mm,-2mm
B.±2mm
C.5mm
D.+6mm,-4mm
423.《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mm。
C
A.+4mm,-2mm
B.±2mm
C.5mm
D.+6mm,-4mm
424.《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mm。
C
A.+4mm,-2mm
B.±2mm
C.5mm
D.+6mm,-4mm
425.《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
D
A.+4mm,-2mm
B.±2mm
C.5mm
D.+6mm,-4mm
426.《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mm。
B
A.4
B.6
C.8
D.10
427.《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mm。
B
A.4
B.6
C.8
D.10
428.《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上,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mm。
C
A.4
B.6
C.8
D.10
429.《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正线及到发线钢轨接头错牙,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大于( )mm。
B
A.0.5
B.1
C.2
D.3
430.《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正线及到发线轨枕位置、间距偏差或偏斜不大于( )mm。
A
A.50
B.80
C.100
D.120
431.《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上,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高低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
B
A.4
B.5
C.6
D.8
432.《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160km/h≥vmax>120km/h正线上,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
B
A.+3、-2mm
B.+4、-2mm
C.+5、-2mm
D.+6、-3mm
433.《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正线上,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距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
C
A.+3、-2mm
B.+4、-2mm
C.+5、-2mm
D.+6、-3mm
434.《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60km/h正线上,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D )。
D
A.3mm
B.5mm
C.6mm
D.7mm
435.《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及到发线,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水平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
C
A.3mm
B.5mm
C.6mm
D.7mm
436.《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及到发线,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支距)的经常保养标准为( )。
A
A.3mm
B.5mm
C.6mm
D.7mm
437.《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在线路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及到发线,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轨向(直线)的临时补修标准为( )。
C
A.3mm
B.5mm
C.9mm
D.10mm
438.《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道岔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经常保养为( )mm。
C
A.0
B.1
C.2
D.3
439.线路设备大、中修验收时轨顶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不得大于( )mm。
B
A.10
B.20
C.30
D.50
440.线路设备大、中修验收时三角坑应符合( )标准。
A
A.作业验收
B.经常保养
C.临时补修
D.其他验收
441.线路设备大、中修完毕后,混凝土枕扣件位置正确,平贴轨底,顶紧挡肩,扣板歪斜及不密贴大于2mm者不得超过( )(连续检查100头)。
A
A.0.06
B.0.08
C.0.1
D.0.12
442.线路设备大、中修完毕后,混凝土橡胶垫板、胶垫片及衬垫无缺少、损坏,歪斜者不得超过()(连续检查100头)。
A
A.0.06
B.0.08
C.0.1
D.0.12
443.《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规定,平均轨缝误差不得大于( )mm。
A
A.3
B.6
C.5
D.40
444.《更换新道岔验收标准》规定,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 )mm。
B
A.3
B.6
C.5
D.40
445.《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规定,轨条轨端相错量不得超过( )mm。
D
A.3
B.6
C.5
D.40
446.《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规定,无缝线路位移量铺设后5天内观测,伸缩区两端不得大于20mm,固定区不得大于( )mm。
C
A.3
B.6
C.5
D.40
447.《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规定,轨枕位置轨枕方正、均匀,其误差不超过( )mm。
D
A.3
B.6
C.5
D.40
448.每千米线路动态评定标准,扣分总数在( )分及以内为优良。
A
A.50
B.100
C.200
D.300
449.每千米线路动态评定标准,扣分总数在( )为合格。
A
A.51~300分
B.101~300分
C.201~300分
D.300分及以内
450.轨距尺由工务段(大修段)负责检定,轨距尺检定周期为( )。
B
A.一个月
B.一个季度
C.半年
D.一年
451.支距尺由工务段(大修段)负责检定,支距尺检定周期为( )。
C
A.一个月
B.一个季度
C.半年
D.一年
452.《线路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钢轨接头顶面或内侧面错牙大于2mm时,每处扣( )分。
C
A.1
B.2
C.4
D.16
453.《线路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轨距变化率大于1‰,其他线路大于2‰(不含规定的递减率),每处扣( )分。
B
A.1
B.2
C.4
D.16
454.《线路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无缝线路钢轨折断未及时进行临时处理或插入短轨未及时进行永久性处理,每处扣( )分。
D
A.1
B.2
C.4
D.16
455.《线路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每处调高垫板超过2块或总厚度超过10mm,每处扣( )分。
A
A.1
B.2
C.4
D.16
456.《线路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200 km/h≥vmax>160km/h地段道床翻浆冒泥,每孔扣( )分。
B
A.2
B.5
C.16
D.41
457.道岔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尖趾距离超过容许限度时,每组扣( )分。
D
A.2
B.5
C.16
D.41
458.《道岔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道岔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松动,每个扣( )分。
C
A.2
B.5
C.16
D.41
459.《道岔保养质量评定标准》规定:道岔尖轨、可动心轨与滑床板间缝隙大于2mm,每块扣( )分。
A
A.2
B.5
C.16
D.41
460.轨检车对线路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检查,偏差等级一般分四级,其中Ⅲ级为临时补修标准,每处扣( )分。
C
A.1
B.5
C.100
D.301
461.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A
A.+4、-3
B.+6、-4
C.+8、-4
D.+10、-7
462.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C
A.+4、-3
B.+6、-4
C.+8、-4
D.+10、-7
463.160≥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D
A.+4、-3
B.+6、-4
C.+8、-4
D.+10、-7
464.160≥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B
A.+4、-3
B.+6、-4
C.+8、-4
D.+10、-7
465.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水平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A
A.5
B.7
C.8
D.10
466.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水平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C
A.5
B.7
C.8
D.10
467.160≥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水平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D
A.5
B.7
C.8
D.10
468.160≥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水平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A
A.5
B.7
C.8
D.10
469.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高低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C
A.5
B.7
C.8
D.10
470.160≥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高低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A
A.5
B.7
C.8
D.10
471.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轨向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B
A.5
B.7
C.8
D.10
472.160≥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轨向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B
A.5
B.7
C.8
D.10
473.200km/h≤Vmax≤25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A
A.+4、-3
B.+6、-4
C.+8、-4
D.+10、-7
474.200km/h≤Vmax≤25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水平Ⅰ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A
A.5
B.6
C.7
D.8
475.200km/h≤Vmax≤25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三角坑(基长2.5m)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B
A.5
B.6
C.7
D.8
476.200km/h≤Vmax≤25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波长为1.5~42m,高低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D
A.5
B.6
C.7
D.8
477.200km/h≤Vmax≤25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波长为1.5~42m,轨向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C
A.5
B.6
C.7
D.8
478.200km/h≤Vmax≤25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波长为1.5~70m,轨向Ⅱ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B
A.5
B.8
C.10
D.15
479.200km/h≤Vmax≤25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波长为1.5~70m,高低Ⅲ级偏差管理值为( )mm。
D
A.5
B.8
C.10
D.15
480.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扭曲(三角坑)Ⅰ级偏差管理值为()mm。
A
A.4
B.5
C.10
D.14
481.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扭曲(三角坑)Ⅲ级偏差管理值为()mm。
D
A.4
B.5
C.10
D.14
482.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垂向加速度Ⅰ级偏差管理值为()g。
C
A.0.06
B.0.09
C.0.1
D.0.15
483.200≥vmax>160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垂向加速度Ⅲ级偏差管理值为()g。
D
A.0.06
B.0.09
C.0.1
D.0.15
484.160≥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横向加速度Ⅱ级偏差管理值为()g。
B
A.0.06
B.0.09
C.0.1
D.0.15
485.vmax≤120 km/h正线,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值,车体横向加速度Ⅰ级偏差管理值为()g。
A
A.0.06
B.0.09
C.0.1
D.0.15
486.无缝线路断缝为垂直断裂且断缝拉开( )、上下左右无严重错牙时,应采用鼓包夹板及急救器(快速夹具)进行临时加固。
B
A.不大于30mm
B.不大于50mm
C.不小于30mm
D.不小于50mm
487.道床顶面宽度是指()。
B
A.轨枕长度路基面无道砟覆盖部分
B.轨枕长度与其两端道床肩宽之和
C.路基面无道砟覆盖部分
D.路基面有道砟覆盖部分
488.水平差和三角坑是()。
D
A.同一性质钢轨水平误差
B. 水平差是钢轨水平误差,三角坑不是钢轨水平误差
C. 三角坑是钢轨水平误差,水平差不是钢轨水平误差
D.两种性质不同的钢轨水平误差
489.轨检车检测中三率是指() 。
C
A.水平变化率、横加变化率和曲率
B.轨距变化率、垂加变化率和曲率
C.轨距变化率、横加变化率和曲率
D. 高低变化率、横加变化率和曲率
490.现场复核病害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复核法、特征点复核法、参照复核法。直接复核法适用于()。
D
A. 复合偏差
B.道岔偏差
C.曲线偏差现场病害明显
D.超限项目单一的偏差
491.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要对位准、下插稳、夹实快。按()的顺序进行作业。
B
A.下插--张开--夹实--提升--转移
B.下插--夹实--张开--提升--转移
C.张开--下插--夹实--提升--转移
D.张开--夹实---下插-提升--转移
492.液压捣固机操作者在()后,方准推机上道。
B
A.检查、试机
B.确认施工领导人发出上道作业信号
C.起道完成
D.列车通过
493.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上道前,应对捣固机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
C
A.30S~1min
B.1~2min
C.3~5min
D.5min以上
494.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夹实时,镐板夹到行程终点以后,应持续夹实() 。
B
A.1~2S
B.3~5S
C.5~6S
D.8~10S
495.液压捣固机下道后,应将镐板(),把捣固机固定好。
D
A.提到最高位置
B. 降到最低位置
C. 放到合适位置
D.降到最低位置并将夹实油缸活塞全部压在缸筒之内
496.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一般情况下,小腰(三根)夹1次,大腰夹2次,接头两侧各夹()。
B
A.1次
B.2~3次
C.3~4次
D.4~5次
497.捣镐捣固作业:镐窝长度:自轨底中心向两侧各扒()。
D
A.100~200mm
B.200~300mm
C.300~400mm
D.400~500mm
498.捣镐捣固作业起道10mm左右时,镐窝深度:扒至()。
B
A. 轨枕底以下10~20mm
B.请输入内容
C.请输入内容
D.请输入内容
499.捣镐捣固作业起道超过10mm时,镐窝深度:()。
D
A.轨枕底以下10~20mm
B.与轨枕底平
C.轨枕底20mm以上
D.留砟量是起道量二倍
500.捣镐捣固作业不起道捣固时,镐窝深度:()。
A
A.轨枕底以下10~20mm
B.与轨枕底平
C.轨枕底20mm以上
D.留砟量是起道量二倍
501.捣镐捣固作业:镐窝宽度扒至距待捣固的轨枕侧面一般为()。
B
A.50mm
B.100mm
C.200mm
D.400mm
502.手提电镐(内燃机)捣固作业,起道量在20mm以下时,一般时应扒出轨枕盒内()道砟。
C
A.不扒
B.1/3
C.1/2
D.全部
503.手提电镐(内燃机)捣固作业,起道量在20~30mm时,一般时应扒出轨枕盒内()道砟。
B
A.不扒
B.1/3
C.1/2
D.全部
504.手提电镐(内燃机)捣固作业,起道量在20mm以下时,每根捣固时间一般为()。
C
A.20S
B.30S
C.40S
D.50S
505.量具(水平)校对应()作业前进行校对。
D
A.每月
B.每周
C.每天每次
D.每次
506.起道作业:直线上以()的一股为标准股。
B
A.水平低
B.水平高
C.左侧
D.右侧
507.起道作业:曲线地段以()股为标准股。
B
A.曲上
B.曲下
C.左侧
D.右侧
508.道岔起道以()股为标准股。
C
A.曲上
B.曲下
C.直外和导曲线上
D.直内
509.找小坑时,看道者俯身在标准股上,一般距起道机()处,看轨头外侧下颏水平线。
B
A.10~20m
B.20~30mm
C.30~40mm
D.40~50mm
510.起道时,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直线放在()。
B
A.钢轨外口
B.钢轨里口
C.撬头
D.撬尾
511.起道时,起道机必须放平放稳,曲线上放在()。
D
A. 钢轨外口
B.钢轨里口
C.撬头
D.上股放在外口,曲线下股放在里口。
512.在有轨道电路区段道岔转辙部分和可动心轨部分起道时,应()要求配合。
A
A.提前口头通知电务人员
B.提前书面通知电务人员
C.起道时通知电务人员起道后通知电务人员
D.起道后通知电务人员
513.道岔起道应做到()。
D
A.直股高于曲股
B.曲股高于直股直上股高于曲上股
C.直上股高于曲上股
D. 四股平,水平好。
514.道岔导曲线反超高是指()。
D
A.直股高于曲股
B.曲股高于直股
C.曲上股高于曲下股
D. 曲下股高于曲上股
515.起道时,当标准股起出一段之后,起道机返回找对股水平时,起道机和轨距道尺应放在(  )一侧。
D
A.起道始点(起完的一端),道尺放在起道机前
B.起道地段中部,道尺放在起道机后
C.未起的一端,道尺放在起道机前
D. 起道始点,道尺可靠近起道机。
516.轨温超过锁定轨温20℃时()。
D
A.起道量应小于10mm
B.起道量应小于20mm
C.起道量应小于30mm
D.禁止作业
517.拨道作业,直线地段以()的一股为标准股。
A
A.方向较好
B.方向不好
C.左侧
D.右侧
518.拨道作业,曲线地段以()一股为标准股。
A
A.曲上
B.曲下
C.左侧
D.右侧
519.拨小方向时,指挥者距拨道人员一般为 ()。
C
A.20~30m
B.30~40m
C.40~50m
D.70~100m
520.拨大方向时,指挥者距拨道人员一般为 ()。
D
A.20~30m
B.30~40m
C.40~50m
D.70~100m
521.使用拨道器拨道,一般使用3台拨道器,拨道器()。
A
A.前移方向一股均匀放置2台,另一股放在2台中间的相对处
B.前移方向一股放置1台,另一股均匀放在2台
C.三台一字排开
D.三台同放前移方向
522.在曲线上拨道时()。
B
A.上挑量应大于下压量
B.上挑量应等于下压量
C.上挑量应小于下压量
D.上挑量和下压量与线路无关
523.在有轨道电路区段,道岔转辙部分和可动心轨部分拨道时,应()要求配合。
B
A.提前口头通知电务人员
B.提前书面通知电务人员
C.起道时通知电务人员
D. 起道后通知电务人员
524.在曲线拨道时应()。
C
A.先目测圆顺度,再目测目测
B.先对曲线正矢调查,再压大、挑小
C.先调查现场正矢,并计算拨道量,再进行全面整正
D.将正矢误差向直线段均匀顺出
525. 在电气化铁路线路上拨道作业,一侧拨道量年度累计不得大于( ),并不得侵入限界。
D
A.40mm
B.80mm
C.100mm
D.120mm
526.改道作业时,直线上以()的一股为标准股。
A
A.方向较好
B.方向不好
C.左侧
D.右侧
527.改道作业时,曲线地段以()股为标准股。
A
A. 曲上
B. 曲下
C.左
D.右
528.道岔改道作业时,以()股为标准股。
C
A.导曲上
B.导曲下
C.直外和导曲线上
D.直内
529.改动轨距,要以调整零部件为主、加垫三角铁块片为辅的方法,三角铁片数量不得超过()片。
A
A.1
B.2
C.3
D.4
530.弹条扣件的应扭矩保持在()。
B
A.80~140N?m
B.80~150N?m
C.80~160N?m
D.8~13.2kN
531.III型扣件扣压力应保持在()。
D
A.80~140N?m
B.80~150N?m
C.80~160N?m
D.I 8~13.2kN
532..接头螺栓扭矩:60 Kg/m及以上25m钢轨,在最高、最低轨温差>85℃使用10.9级螺栓时扭矩为()。
D
A.400N?m
B.500N?m
C.600N?m
D.700N?m
533.12级接头防松螺母扭矩为()。
D
A.500N?m
B.600N?m
C.700N?m
D.900~1100N?m
534.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改道作业,应采用调整不同号码轨距挡块的方法进行。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
B
A.1mm
B.2mm
C.3mm
D.4mm
535.提速道岔限位器中π形铁和T形铁之间的间隙为前后各为()。
D
A.4mm
B.5mm
C.6mm
D.7mm
536.调高垫板应垫在轨底与轨下橡胶垫板之间,一般情况下,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块,总厚度不得超过10mm。
B
A.1
B.2
C.3
D.4
537.垫板作业实际垫高量等于()。
C
A.低洼量
B.低洼量+轨枕空吊板量
C.低洼量+轨枕空吊板量+弦线下垂量
D.低洼量+轨枕空吊板量+预留下沉量
538.清筛作业宜采用分段倒筛法,板结地段每组间隔至少()根轨枕。
C
A.1
B.3
C.4
D.6
539.单线线路:道心筛至深度为枕底下()。
D
A.20~50mm
B.30~50mm
C.40~50mm
D.50~100mm
540.无缝线路地段,当预测施工轨温高于原锁定轨温()以上时,清筛前必须进行应力放散。
B
A.5℃
B.10℃
C.15℃
D.20℃
541.清筛后道床断面应符合规定标准,无缝线路肩砟要有()的堆高,道砟不足应及时补充。
C
A.0.05
B.0.1
C.0.15
D.0.2
542.单根更换混凝土轨枕,布枕时,复线应放在()。
A
A.线路外侧路肩上
B.二线间
C.道心里
D.轨枕头上
543.单根更换混凝土轨枕,整平道床时,新枕位置的道床应()。
D
A.高于旧枕
B.平于旧枕
C.低于旧枕
D.略深略宽于旧枕
544.新枕位置方正,均匀,间距和偏钭误差不得超过()。
B
A.30mm
B.40mm
C.50mm
D.60mm
545.新换上轨枕应在()后进行八面镐捣固。
C
A.更换2~3天
B.换枕一周
C.方正位置,检查轨距无偏差,上紧扣件
D.全部换完
546.弹条扣件扭矩应保持在()。
B
A.80~140N?m
B.80~150N?m
C.80~160N?m
D.8~13.2kN
547.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及短轨枕)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可判断为失效。
C
A. 0.5mm
B.1.0mm
C.1.5mm
D.2.0mm
548.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及短轨枕)纵向水平裂纹基本贯通,缝宽大于()可判断为失效。
A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549.无疑线路铺设Ⅲ型混凝土轨枕,按1667根/km配置时,轨枕间距为()。鉴
D
A.520.8mm
B.543.5mm
C.568.2mm
D.600mm
550.钢轨端面的钭度(水平、垂直方向):不应大于()。
B
A.0.50mm
B.1.0mm
C.1.5mm
D.2.0mm
551.钢轨端面的钭度轨头部分不应大于()。
A
A.0.50mm
B.1.0mm
C.1.5mm
D.2.0mm
552.截锯长度12.5m以上钢轨再用轨,长度允许偏差:()。
C
A.±6mm
B.±8mm
C.±10mm
D.±15mm
553.截锯长度12.5m以下钢轨再用轨,长度允许偏差:()。
A
A.±6mm
B.±8mm
C.±10mm
D.±15mm
554.使用钻孔机钻孔前,应发动机器试运转,最少(),观察机械运转是否正常。
C
A.10s
B.20s
C.30s
D.40s
555.线上钢轨用夹板加固,使用定位架配合钻孔时,应划出轨端位置,第一螺孔至轨端尺寸应()。
B
A.-4mm
B.+4mm
C.
下载地址
生成好的题库
做好的题库TXT文件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隐私策略 | 免责声明 |考试通题库下载 |
苏ICP备14044556号 苏公网安备 32031202000423号  © 2006-2017 路路通计算机软件工作室